引 言
適應、對接上海和長三角現代服務業的高質量發展需求,對標更名大學和申請碩士授權單位的條件要求,依據《中共中央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上海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遠景目標綱要》《中國教育現代化2035》《深化新時代教育評價改革總體方案》《上海教育現代化2035》《上海市教育發展“十四五”規劃》等文件精神,貫徹落實上海立信會計金融學院第一次黨代會精神,制定本規劃。
一、“十三五”期間的發展回顧
(一)兩校順利合并、平穩過渡
全校上下齊心協力、攻堅克難,在最短的時間內實現了機構、領導、管理、招生、教學、人事、財務等方面的統一,快速、平穩、順利地完成了實質性合并和過渡。
(二)黨的建設成效顯著
學校入選“上海高校課程思政整體試點?!焙蜕虾8咝!叭恕笔痉秾W校創建單位,基層黨建質量不斷提升,獲全國與上海市黨建工作樣板支部各1個。
(三)人才培養質量全面提升
順利通過本科教學工作審核評估,分別入選市一流本科建設引領計劃和市首批一流研究生教育引領計劃。學校被評為“全國財經院校深化創新創業教育改革特色典型經驗高?!?。繼續教育學院榮獲2020年全國“終身學習品牌項目”。
(四)學科科研與社會服務能力進一步增強
學校入選2018年上海市“高水平地方應用型大學”(金融會計類)項目建設,工商管理、應用經濟學分別入選上海市I類、II類高原學科,擁有2個上海高校智庫。
(五)師資隊伍建設取得新進展
連續三年實施“師資隊伍建設年”,師資隊伍結構和生師比進一步優化。經管類學科專業的“雙師型”教師比例已達50%。
(六)校內治理結構改革推進深入
學校榮獲上海市高校信息公開評議“優秀單位”,入列“上海市依法治校標準?!?。
(七)校園文化建設成果豐碩
學生發展銀行品牌項目榮獲第一批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精品項目,“六環節、六目標”誠信教育體系獲上海市示范案例。高水平運動隊和星海藝術團分獲市級及以上獎項多項。學校獲評首屆“上海市文明校園”。
(八)對外合作與交流水平明顯提升
與美國新澤西理工學院合作申辦本科層次金融工程專業(金融科技方向),中丹孔子課堂升格為孔子學院。發起成立長三角高校金融教育聯盟、中國高校金融教育金課聯盟、中國金融科技教育與應用創新聯盟、長三角新商科教育聯盟等。
(九)辦學保障條件逐步改善
顧唐路校區建設穩步推進,上川路校區修繕工程基本完成,中山西路校區升級改造全面展開。教職工“十關心”等福利保障機制不斷完善。上川路校區和文翔路校區均獲評上海市“花園單位”。
(十)信息化建設和管理水平逐步提高
學校已完成三個校區核心網絡設備更新和數據中心重建,“電子政務系統”覆蓋全部用戶和大部分業務。文獻資源建設進一步得到優化。
二、“十四五”期間的總體戰略與發展目標
(一)指導思想
堅持以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會精神,全面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教育的重要論述和全國教育大會精神,立足“教育是國之大計、黨之大計”的戰略高度,加強黨的全面領導,以“新(新理念、新格局、新文科)、地(服務地方、聚焦現代服務業)、高(高質量發展、高水平績效)”為引領,踐行“誠信、實用、開放”的辦學理念,以培養高水平應用型人才為重點,進一步深化改革,構筑立信發展的新格局,增強師生員工的獲得感和滿意度,提升學校對上海和長三角現代服務業的服務能級和貢獻水平,為上?!拔鍌€中心”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國際大都市建設提供有力支持,為把學校建設成為國際知名、國內有重要影響、特色鮮明的高水平應用型財經大學奠定基礎。
(二)發展思路
牢牢把握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科學統籌穩定和發展兩大命題,實施高質量發展、開放發展、特色發展三大戰略,緊緊抓住提高應用型人才培養質量這一主線,審時度勢,堅定不移走內涵發展之路。相對穩定辦學規模,重點調整辦學結構,著重夯實辦學基礎,以“高地大”
建設項目為重要抓手,以新時代教育評價改革為導向,構建“五育并舉”的高水平應用型人才培養體系,加強高水平和“雙師型”教師隊伍建設,構建能夠引領行業發展的財經類學科專業群,打造與現代服務業發展需求相匹配的協同創新平臺,形成科學合理的內部治理體系,不斷彰顯“誠信為本、學驗并重”的辦學特色,整體提升學校的辦學水平和辦學實力。
(三)發展目標
到2025年,綜合實力位居全國應用型財經類高校前列。碩士研究生教育規模達到1000人左右,努力實現一級學科學位點的突破。德智體美勞“五育”融合的高水平應用型人才培養體系基本形成。服務上海和長三角現代服務業的能級持續增強?!罢\信為本、學驗并重”的辦學特色更加鮮明,學校核心競爭力顯著提升。
到2028年,基本建成國際知名、國內有重要影響、特色鮮明的高水平應用型財經大學。工商管理、應用經濟學、統計學、馬克思主義理論四個一級學科的綜合水平在“十四五”的基礎上再上一個臺階。碩士研究生學位點布局合理、規模適中,形成富有“立信特色”的高水平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服務能力在現代服務業領域具備顯著競爭優勢。學校辦學綜合水平處于全國同類高校領先地位,國際影響力和知名度明顯提高,成功實現大學更名。
到2035年,建成國際知名、國內有重要影響、特色鮮明的高水平應用型財經大學。學科整體實力顯著提升,1-3個學科進入全國一流。研究生教育層次完整、結構合理。博士研究生教育規模適中。高水平應用型人才培養質量得到廣泛認可。服務能力在現代服務業領域彰顯“立信品牌”效應。學校的教育國際化水平在同類院校中優勢突出,辦學質量和辦學聲譽獲得國際認可。
三、“十四五”期間的重點任務和發展舉措
(一)實施黨建引領工程,加強全面從嚴治黨
1.堅定不移加強黨的全面領導。
2.加強領導班子和干部隊伍建設。
3.推動思想政治工作改革創新。
4.夯實基層黨組織建設。
5.加強黨風廉政建設。
6.推動統一戰線工作新發展。
7.加強群團、老干部和安全穩定等工作。
(二)實施“新文科”改革工程,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1.完善“大德育”體系。
2.深化“立信特色”的人才培養模式改革。
3.構建一流專業建設的新格局。
4.加速課程的提質增效。
5.深化課堂教學改革。
6.深化創新創業教育改革。
7.構建特色質量文化。
8.深化學生評價改革。
9.開展一流研究生創新計劃。
10.實現畢業生充分高質量的就業。
11.穩步推進繼續教育發展。
(三)實施內涵發展工程,彰顯優勢學科特色
1.優化學科布局。
2.強化優勢特色學科建設。
3.積極推進學科創新團隊建設。
4.持續推進學位點培育和建設。
5.構建常態化的動態評價機制。
(四)實施人才強校工程,提升師資隊伍建設水平
1.加強師德師風建設。
2.引進與培育高水平人才。
3.加快培育青年教師。
4.推動教師專業發展。
5.培育“雙師型”教師。
6.深化教師評價機制改革。
7.深化人事分配制度改革。
(五)實施科研創新提升工程,賦能現代服務業發展
1.建設一流協同創新平臺。
2.發揮智庫優勢。
3.組織重大項目攻關。
4.培育標志性科研成果。
5.優化科研激勵機制。
(六)實施依法治校工程,促進治理能力現代化
1.健全大學章程落實機制。
2.加強學術組織建設。
3.優化民主管理與監督機制。
4.深化校院兩級管理改革。
5.深化二級學院評價改革。
6.健全社會參與機制。
(七)實施文化傳承工程,持續優化育人環境
1.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2.深耕誠信文化建設。
3.挖掘紅色文化資源。
4.豐富校園文體活動。
5.推動文化環境建設。
6.擴大學校品牌傳播。
(八)實施全面開放工程,打造合作辦學新格局
1.提升國際合作與交流水平。
2.拓展學生的國際視野。
3.提高國際學生教育質量。
4.提升教師的國際化水平。
5.實現“外專引智”工作的創新發展。
6.加強長三角校際與校企之間的交流與合作。
(九)實施綜合保障工程,提升后勤服務質量
1.加快顧唐路校區建設。
2.優化各校區的功能布局。
3.美化校園環境。
4.提升綜合服務能力。
5.建設平安校園。
6.提升辦學經費的保障能力。
7.規范做好民生工程。
(十)實施智慧校園工程,提升教育信息化水平
1.加強基于5G和物聯網的基礎設施建設。
2.加強全場景融合的智慧學習空間建設。
3.加強數據資源的建設和利用。
4.加強網絡信息安全應急管理體系建設。
5.提升文獻資源服務能力。